top of page

薏苡手環是什麼?帶你DIY部落傳統手環

已更新:2天前


ree

原住民的寶石:薏苡手環 ✨

你有聽過「薏苡珠」嗎?一種低調卻美麗的天然種子,在原住民文化裡被稱為大自然的寶石。今天,就讓我們一起認識薏苡,還有一步步學習如何DIY一條專屬自己的祈願手環吧!


薏苡珠有什麼特別?

薏苡,是一種天然的植物珠子,摸起來光滑閃亮,還會反射光澤,看起來就像小小的珍珠。更神奇的是——它的種子中間天生就有穿洞,完全不需要加工,就能直接用來穿線製作飾品!


ree

在太魯閣族裡的祝福與守護

在太魯閣族的祭典上,薏苡珠常常被串成項鍊、手環佩戴,象徵祈福與守護。想像一下,從山裡採集而來的種子,經過清洗、曬乾、挑選,再一顆顆串起來——這一條手環對於族人而言,除了是件飾品,更是一份承載土地能量的祝福。


在太魯閣族的傳統裡,飾品從來不只是裝飾,更是一種身分與力量的象徵。


在高山生活中,男性是獵人,他們會把狩獵所得的山豬骨頭、獠牙,或是山羌的角製作成飾品,用來展現自己的勇氣與實力。這些飾品是榮耀的象徵,也是勇武的記號。


相對的,女性則負責織布與手作,她們會使用竹片、種子,特別是薏苡珠來創作飾品。薏苡珠因為中間天生有洞,被稱為「植物界的寶石」。不僅有不同顏色,而且會隨著時間與佩戴而越戴越亮。這樣的特質讓它成為守護與祈福的信物。


不只太魯閣族,許多其他原住民族群也都喜歡使用薏苡珠,將它串成項鍊、手環,成為日常生活與祭典裡的重要飾品。


你是不是也開始好奇:如果親手串一條薏苡手環,會是什麼樣的感覺呢?


ree

在巴罕,與土地連結的手作體驗 🌿

現代生活節奏相當快,我們常常缺少一個慢下來的機會。DIY手環,除了可以把土地的祝福帶回家,也希望大家把心慢下來,與自然對話:


  • 你可以慢慢挑選每一顆喜歡的薏苡珠

  • 仔細感受種子的紋理與色澤

  • 把祝福和心願,串進手環裡


ree

DIY薏苡手環教學 🧵

準備材料:

  • 薏苡珠數顆(依照手腕大小決定數量)

  • 玻璃珠數顆

  • 鐵線一條

  • 鉗子

步驟:

  1. 確認鐵環

    拿到鐵環時,檢查看看前端是否已經有做好「內彎扣」。這樣能讓手環更牢固、更安全。若沒有,請用鉗子將鐵絲往內捲並壓緊,讓末端呈現倒鉤狀。

    鐵環前端,請用鉗子將鐵絲往內捲並壓緊,讓末端呈現倒鉤狀。
    鐵環前端,請用鉗子將鐵絲往內捲並壓緊,讓末端呈現倒鉤狀。
  2. 串入薏苡珠

    薏苡珠有「頭」和「尾」兩端:

    • 頭:尖尖的、有芽的部分

    • 尾:圓圓鈍鈍的部分 我們要從尾端(屁股)串入薏苡珠。串的時候,手不要放在出洞口正對的位置,避免被鐵絲尖端刺到,建議將手稍微放在側邊。可以一邊輕輕左右扭轉,一邊推進,鐵環就能順利穿過去囉!


      💡小提醒:手環的頭尾都一定要先串薏苡珠,因為玻璃珠的洞比較大,如果直接在尾端可能容易鬆脫;而薏苡珠孔徑較小,能牢牢卡住,避免掉落。這樣手環才更安全耐用~


      從尾端(圓鈍那一側)串入第一顆薏苡珠
      從尾端(圓鈍那一側)串入第一顆薏苡珠

  3. 加入玻璃珠:接著開始串玻璃珠,顏色可以自由搭配,建議一次至少串 4 顆以上,讓手環更好看。


    用玻璃珠珠裝飾,鐵環頭尾兩端做好內彎扣
    用玻璃珠珠裝飾,鐵環頭尾兩端做好內彎扣

  4. 收尾固定:手環的最後一顆也要用薏苡珠,一樣從薏苡珠尾端(圓鈍的那一側)串入,確定鐵環的頭尾都已經用「內彎扣」固定,接著繞在手腕上試戴,確定長度剛好,就完成囉!


恭喜!您的專屬薏苡手環完成啦~完成手環,歡迎拍照打卡標註 @pahancamp_sup ,讓更多人欣賞您美麗的作品🤎


⁛ ⟐ ⁛ ⟐ ⁛ ⟐⁛ ⟐ ⁛ ⟐ ⁛ ⟐⁛ ⟐ ⁛ ⟐ ⁛ ⟐⁛ ⟐ ⁛ ⟐


巴罕營家預訂須知


  • 【預訂入住】https://pse.is/7ek9tz

  • 可透過官方LINE或 來電 0916-887-010 洽詢

  • 提供專業客服一對一服務,解答您的所有疑問



 
 
 

留言


巴罕營家

巴罕營家位於清水斷崖南端第一線,面向壯闊的山海垂直斷層,背靠靜謐的立霧山,腳下是族人口中的「Dayal giri」——這片令人屏息的美景。

花蓮崇德,曾經是旅人們車窗外的匆匆一瞥,但我們希望更多人停下腳步,用心感受這片土地的故事。在這裡,天空湛藍,山巒雄偉,海洋澄澈,山與海的交會猶如人間仙境,讓人一見難忘。

更重要的是,在這你能划著獨木舟或乘著SUP,徜徉於清澈的海面,遠離塵囂,擁有專屬於你自己的海上時光!

聯絡我們

97253 花蓮縣秀林鄉崇德村崇德70之36號

  • Line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

Copyright © 2024 巴罕營家 | 本網站由巴罕營家建置

bottom of page